“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不少家长整天为孩子厌学问题而忧心忡忡。其实 ,孩子大多是愿意通过学习去了解新的知识的。可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些孩子的确会变得讨厌念书 、讨厌学习。孩子厌学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怎样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困境呢?                                 厌学表现形态各异     其实 ,厌学的现象多种多样 ,如低年级孩子每到上学前 ,就喊“肚子疼”、“头痛”,高年级孩子常找借口逃课 ,即使到了学校 ,有些孩子也是上课睡觉 、玩手机等 ,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 ,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 ,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 ,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 ,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 ,或表现烦躁 ,或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 ,课后却十分活跃 ,表现为“玩不够”。     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 ,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市一中心理学教师张剑臣表示 ,总体来说 ,厌学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在认知上 ,认为读书无用 ,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严重者仇视读书;在情感上 ,消极应对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 ,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烦躁不安 、看一切都不顺眼 ,厌倦自己和他人。严重者对学习没有半点兴趣 ,或者淡漠与自己无关;在行为上 ,抵制和远离与学习有关的活动 ,严重者甚至逃课逃学。                                 多个原因导致厌学     张剑臣认为 ,产生厌学现象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主观上 ,厌学的孩子一般来说学业较差 ,这些孩子对学习的认知有偏差 ,认为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和信心,享受不到读书成功的愉悦感。     客观上 ,一是家长教育观及教育方式的不当。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脱离孩子实际,盲目拔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一部分家长攀比心理偏重 ,从小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 ,增加孩子学习压力和负担。当面对孩子学业不良时 ,一部分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让孩 子“长记性”,一部分家长采取讽刺挖苦 ,甚至抛弃的态度等。此外就是单亲家庭不能发挥父母教育的合力 ,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心理阴影较重;二是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 ,一切以成绩论英雄 ,想方设法挤用孩子的休息时间 ,一部分教师教育方法陈旧 、教学手段老套 、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三是社会的不良习气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国家对人才制度评价过于单一化 ,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随着商品经济对社会的冲击 ,金钱至上”论衍生 出“读书无用论”等。                             情感关注更要多方齐抓     有心理专家表示 ,从心理角度来讲 ,厌学的孩子需要教师 、家长给予更多的情感关注。     一 、不可忽视情感对学业的影响     多数孩子由于学习压力过大都产生过厌学的情绪 ,但通过主观努力能不断提高承受能力。有的孩子厌学心理比较严重 ,上课听不进去 ,下课不做作业 ,进而发展到借故旷课逃学 ,甚至辍学。在导致厌学的多种因素中 ,情感对学业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十分焦虑 ,采取多种方式补习效果甚微。其实这些孩子学习差主要是由于在情感上受到忽视或压抑的结果。     二 、关注厌学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是生活在感觉和情绪中的 ,情感压抑的孩子有的刻意隐藏着心中的感受 ,有的则已不堪重负。还有一些成绩很好的“优秀生”,内心也有不为人知的苦闷 ,在学习中感受不到乐趣。他们很需要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的沮丧 、厌烦的心情表达出来 ,非常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理解。     三 、创造表达情感的机会     丰富的情感活动伴随着孩子成长 ,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习的动力或阻力。孩子需要从正面和负面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体验 ,为今后的情感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帮助孩子面对学习压力 ,必须理解情感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要关注孩子的真情实感 ,为他们创造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家长应配合学校和老师 ,引导孩子的情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孩子在情感上获得滋补 ,潜能得到发掘并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成绩就会自然提高。     张剑臣表示 ,要帮助厌学的孩子重拾对学习的信心 ,除了情感关注外 ,更需要学校 、教师、家长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方面,要端正办学思想,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建立健全学生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有自我发展的舞台。     教师要与时俱进。一方面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 ,提高自我修养 ,更新教育理念 ,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借鉴和学习成功的教育案例 ,因材施教。尤其当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或行为时 ,教师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 ,然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对策 ,适时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亮点 ,点燃孩子自信的火花,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其次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 ,和孩子共同探讨和制定学习计划 ,让孩子树立一个切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 ,孩子出现问题时 ,不是指责 、批评 ,而是和孩子一起协商解决。及时肯定孩子的成功 ,当然赏识不能过头 ,赏识过头容易引发孩子自负 ,经不起挫折 ,任性而不计后果。此外 ,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切忌攀比 ,总拿孩子的缺点去和别的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 ,容易引发孩子逆反 ,最好是和孩子的过去比较 ,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从而避免厌学心理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