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一中之家 学校介绍 学子风采 师生作品 印像一中 基层党建 校报文摘 家长频道 学生频道 百度
校内新闻 文明校园 校务公开 教研课改 德育教育 科技创新 竞赛之窗 廉洁从教 国家智教平台 荣誉墙
一中频道 阳光平台 高考之家 智慧校园 政策普法 教师办公 语言文字工作
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营造清朗校园网络环境

蘑菇tv入口三秒自动进入_18款禁黄用黄免费a尿道口_18款禁黄用黄免费尿道囗

您的位置:首页>>文件通知 回到原页面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来源:阿美老师 发布时间:2012/2/16 13:06:21 浏览人次:5277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信息化条例》,结合全省教育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精神为指导,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实施“一网、一站、两库、两平台”(教育网络、教育门户网站、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教育教学公共资源库、教育电子政务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重点建设工程,为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以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为基础,基本建成覆盖高校、市州和县市区的教育业务骨干网络;全省90%的高等院校、75.7%的普通高中建成校园网;全省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全部接入互联网,中小学校“校校通”初步实现;全省中小学校计算机数量达到59.98万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达100.45万个;省教育网络中心出口总带宽达1.6G,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校均网络出口带宽分别达到602.86M和9.82M。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全省通过前置审核备案的教育网站达823个;教育信息发布平台基本建成,省级教育业务系统基本实现网上运行;以“高校精品课程共享平台”、“职教新干线”、“湖湘学习广场”、“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平台”等为代表的一批在线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服务平台相继建成,为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
——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全省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校均信息资源量分别达到8442.19GB和163.17 GB;普通高校国家级精品课程199门、省级精品课程501门;全省高校共享的仪器设备信息库基本建成,参与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数量达3152台(套); “职教新干线”机构教学平台157个(65所高职院校、92所中职学校),个人学习空间达30万个,视频资源数量超过18.6万个;湖南教育网收录基本信息的各级各类学校数量超过2万所,收录招生信息的全国高校数量超过2000所,网站视频数量超过2000个,资源总量达1200G;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完成了134所高等学校的学生、教职工和学校基本信息的入库工作。
——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高。网上政务公开、行政事务在线办理等电子政务工作成效显著;全省76%的中小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显著提升;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度全省教职工接受信息化培训17.77万人次。
——信息化保障能力明显加强。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基本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门,全面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教育信息化投入逐年提高,2010年度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达10.14亿元;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人员队伍基本建立,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从事信息化工作人员共有16852人。

(二)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实施建设教育强省战略以来,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但与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和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地方和单位对教育信息化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工作思路不清晰。“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信息化工作机构不健全,工作力度不够,综合评价体系不完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财政投入不足,中小学校信息化终端装备水平较低,区域、城乡、学校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薄弱,“数字鸿沟”有扩大的趋势。
四是原创性、创新性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比较缺乏,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共享程度较低,应用系统整合难度较大,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薄弱,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比较严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培训工作进展缓慢。

(三)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社会及信息技术发展,教育信息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以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升级,改变信息化发展模式。依托新一轮信息技术构建的公共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及其云计算服务体系,将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动教育信息化服务与应用模式创新,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带来的机遇。信息化是湖南实施“四化两型”(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既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更广阔的空间。
——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六大战略重点之一,湖南教育信息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建设“数字湖南教育”为目标,树立“两型社会”建设理念,遵从教育发展规律,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努力缩小“数字鸿沟”,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有力支撑,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晰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制定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等在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各高等学校重点统筹规划本校数字校园建设,中小学校重点规划信息终端、信息化应用建设。通过统筹规划,确立发展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协调发展,逐步缩小“数字鸿沟”。
——坚持统一标准。制定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等相关标准,建立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相衔接且与本省实际相符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坚持应用带动。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建设的思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着力增强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贡献度。
——坚持共建共享。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按照“数据集中、核心业务系统集中、安全设施集中、技术服务集中、分布式应用”的方式,选择适合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模式,提高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三、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适应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紧跟国家信息化发展步伐,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数字湖南” 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全省教育机构宽带上网;提供覆盖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学习教育云服务,共建共享以个人空间为基础的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全省教育系统在职人员和高中阶段及以上学生每人拥有一个学习空间;重点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普及共享数字化图书资源,基本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源的校际共享应用;加快建设教育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电子政务全省一体化。至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二)主要任务
1、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湖南省教育网络中心承载服务能力为核心,推进市州、县市区教育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教育业务网络体系;以县市区为单位整体推进中小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校校通宽带、班班通网络”,至2015年,中小学校宽带开通比例达到100%,网络出口带宽平均达到20M, “班班通”的学校比例达到50%;普及终端设施,大幅度提高教学装备水平,至2015年,中小学校计算机教室、办公计算机基本满足教学与办公需要;加快推进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到2015年,高校网络出口带宽校均达到1000M;加强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至2015年,宽带上网的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比例达到90%;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立以教育电子身份认证为核心的网络信任体系,至2015年,基本建成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教育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2、着力加强教育信息资源与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云计算服务、分布式管理,省、市、县、学校交互共享的资源服务体系。至2015年,完成1-12年级各学科和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公共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工作,资源条目数量达到80万条,容量达到80T;初中以上学校基本建成机构数字化学习平台,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和普通高中学生基本拥有个人学习空间;加强优质、共享、交互式的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至2015年,中高职院校基本拥有机构数字化学习平台,职业教育师生基本拥有个人学习空间,建成100个(中、高职各50个)专业教学标准(技能抽查)资源库;加强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至2015年,普通高校师生基本拥有个人学习空间,建成高校精品课程资源2000门、特色专业教学资源500个专业;加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教育进社区、学习到家门”为目标,组建社区学院(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及其机构数字化学习平台,促进个人学习空间向社区普及;加强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全省数字图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图书资源校际流通和大型仪器设备校际共享使用。
3、有序开展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省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及各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至2015年,基本建成全省统一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服务体系;加快建成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至2015年,基本建成集信息发布、行政办公、业务管理、互动交流等功能的省级教育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进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提高中小学校基于共享平台的电子校务应用水平;重点建设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发展,至2015年,基本建成各级教育网站的内容保障平台,实现一站发布,同步共享,建成湖南教育视频网,形成以湖南教育网为龙头,具有湖湘特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教学网站群。
4、切实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教职工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加强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及以上学校学生利用个人学习空间辅助学习;加强农村地区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至2015年,全省中小学校实现“一校一师”培养目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至2015年,基本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重点建设工程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成高速畅通、全省共享的教育网络平台及学校宽带上网服务体系。一是加强省教育网络中心建设。建立高标准、大容量、能调度管理全省教育业务网络运行、满足全省教育信息化需求的省教育网络中心,至2015年,网络出口带宽、服务器数量、数据存储容量基本能支撑教育厅机关及厅委直属单位的信息化需求,并能为部分县市区和学校提供虚拟化服务。二是加强教育业务网络骨干建设。以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传输网为基础,提升省教育网络中心到高校、市州、县市区教育业务网络骨干带宽和承载能力,至2015年,教育业务传输网络骨干带宽达到100M。三是加强学校宽带上网建设。充分利用有线、无线、3G等技术,大力推进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学校宽带上互联网,推进中小学校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网络信息终端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教育网络物理云平台建设。依托省教育网络中心、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部分高校、市州及县市区教育网络中心的物理环境,探索建立网络内容分发系统(CDN)和网络物理云平台,解决面向全省服务时的访问瓶颈问题。五是开展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虚拟化技术在全省教育网络中的应用试点,提高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使用效率。
(二)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工程。执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强化全省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安全评估机制,初步建成与“数字湖南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制定教育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网络信息安全评估定级和重要系统的等级保护工作;开展教育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监控平台建设工作,至2012年,完成省级平台建设,实现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网络的安全管理与监控,至2015年,实现对80%的教育业务网络和网站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大力推进教育电子身份认证应用,至2015年,实现50%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电子身份证书。
(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工程。以机构数字化学习平台与个人学习空间为基础,探索数字化教学新模式,通过示范引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一是创新推广数字化学习模式。分别选择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成人及终身教育机构,建立机构数字化学习平台,为教职工和高中及以上学校学生发放实名制的个人学习空间,开展空间辅助教学与辅助学习试点,建立空间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示范引导,培育一批空间教学的名师、名课。二是加大教育教学公共资源库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配套的教学资源,开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建设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精品课程资源、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资源、优秀教研教改成果资源、大学生创新性学习与实践成果资源、继续教育资源、经典视频资源、多媒体课件资源等。三是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基础教育优质资源遴选机制和市场化推广方式,建立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学习者信息库(学分银行)、学分互认管理系统和学分互认机制,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
(四)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以图书为主的公共服务信息化。一是加强“基础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教育电子身份号的推广应用,建设基于云平台的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各类教育公共服务应用云之间的安全访问。二是加强图书共享云平台建设。具体包括用户认证管理系统、图书目录管理系统、图书共享管理系统、图书共享服务系统、图书配送管理系统、公共数字图书资源库等。三是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应用云平台建设。包括学校管理、用户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基本信息管理、使用管理,应用共享机制与创新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学校参与的共享服务模式和应用机制。四是选择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应用试点、示范,以应用带动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推广使用。
(五)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程。着力加强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建成省、市州、县市区及高校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建成基于“外网受理、内网办理”的省级在线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和管理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库与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加快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库建设步伐,加大各类教育管理数据归集力度,建成省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逐步推进市州、县市区和高校数据中心建设,至2015年,所有市州和80%的县市区、高校建成数据中心;加强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整合,逐步实现省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的实时更新;建设基于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的教育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服务系统,提高基础数据的服务水平;制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建设和完善教育电子政务通用平台,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建设提供支撑。至2012年,基本完成省级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至2015年,基本建成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六)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工程。加强省级综合教育门户网站和各级各类教育网站群的建设。努力完善和推广教育信息发布平台,引导中小学校门户网站建设;加大省级教育门户网站的政务信息内容保障力度;以湖南教育网为龙头,整合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网络新闻资源;加强湖南教育网分站建设和通讯员队伍建设,建立网上舆情监控体系,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教育网络传媒新势力。至2015年,50%的市州、县市区和高校依托信息发布平台建立教育网站群,基本实现校校有网站;基本建成各级教育网站的政务内容保障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逐步健全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统筹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完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统筹、协调、有序发展。
(二)健全机制,依法管理,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落实《湖南省信息化条例》,强化规范标准执行力度,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考核、评估、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机制、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目标管理和“两项教育督导评估考核”之中,并作为教育强市(州)、教育强县(市区)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培训,提升素质,着力增强教育信息化队伍服务能力。制定全省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配备中小学校信息化公共服务人员;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人员的职称评聘、考核奖励、流动交流等配套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信息素养和公共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四)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切实提高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水平。按照“政府主导、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列入经费预算,明确中小学校信息化维护经费占公用经费的比例,并保持逐年增长;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的管理,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组织、集中采购”试点,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优化政策环境,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经费专款专用。
(五)试点示范,典型引领,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树立“公开、透明、互动、安全”的理念,按照“试点启动、示范带动、整体推动”的思路,以应用为突破口,围绕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教育管理等方面,开展教育信息化示范片、示范校和示范项目创建活动,并充分发挥示范片、示范校和示范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资源素材  第一课件站 Office+ 橡皮网 金太阳 中学学科网 中华资源库 微课中国 贝壳网 稻壳网 Bilibili 中华经典资源库
电子事务  A+云阅卷 A+教育 智学网 7天网络 睿芽 一师一优课 秀米 湖南志愿服务网 第二课堂
学习培训  爱课程网 中国大学MOOC 慕课中国 网易公开课 教育报 湖南公共教育网 湖南事业人员培训平台 教师发展网 学习强国
科技创新  全国科技创新赛 中国发明网 中国科普网 数字科技馆 青创平台 青少年科技中心 中国科技馆 湖南科技馆 邵阳市科协
教育政务  教育部 湖南教育厅 湖南政务服务 湖南教育督导 中央电教馆 教育云 湖南智慧教育 邵阳教育局
信息管理  全国学籍 教育信息化信息系统 教师信息管理 教师资格网 义务教育监测 中国教育考试网 阳光高考 中国教育在线

学校办公室电话0739-5430767
湘教QS7_201407_002001 湘ICP备14012659号-1 公安部备案号:4305000100039
制作维护:阿美老师(Kymay Chan)
Copyright 2003-2025

渝中区| 延川县| 柞水县| 北海市| 新源县| 剑阁县| 昭觉县| 上思县| 奇台县| 天全县|